2021年山東專升本招生考試政治(公共課)考試要求
發布日期:2021-03-03 作者:學仁 點擊:
山東省2021年普通高等教育??粕究普猩荚?/span>
政治(公共課)考試要求
Ⅰ.考試內容與要求
本科目考試內容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黨的十九大以來歷次中央全會的重要決議精神 和時事政治四部分。主要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和應用三個能力層次。具體內容與要求如下:
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一)人生的青春之問
1.識記:
(1)人生觀、世界觀的科學內涵;
(2)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的基本含義及相互關系。
2.理解:
(1)人的本質;
(2)個人與社會的辯證關系;
(3)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4)正確評價人生價值;
(5)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
3.應用:
(1)辯證對待人生矛盾;
(2)在實踐中成就出彩人生。
(二)堅定理想信念
1.識記:
(1)理想的內涵與特征;
(2)信念的內涵與特征;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的共同理想。
2.理解:
(1)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
(2)為什么要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
(3)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4)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統一。
3.應用:
為實現中國夢注入青春能量。
(三)弘揚中國精神
1.識記:
(1)中國精神的科學內涵;
(2)愛國主義的基本內涵;
(3)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
2.理解:
(1)重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2)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辯證關系;
(3)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
(4)新時代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
(5)改革創新是時代要求。
3.應用:
(1)大學生應該做忠誠愛國者;
(2)新時代大學生應該做改革創新的生力軍。
(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識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2.理解:
(1)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精神指引;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底蘊、現實基礎和道義力量。
3.應用:
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踐行者。
(五)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1.識記:
(1)道德的含義;
(2)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
(3)公共生活的特征和道德規范;
(4)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5)職業生活中的道德規范;
(6)戀愛、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規范;
(7)個人品德及其作用。
2.理解:
(1)道德的起源和本質;
(2)道德的功能與作用;
(3)注重家庭、家教、家風;
(4)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5)中國革命道德的當代價值;
(6)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和原則。
3.應用:
(1)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創業觀;
(2)樹立正確的戀愛觀與婚姻觀;
(3)掌握道德修養的正確方法;
(4)錘煉高尚道德品格;
(5)通過道德實踐引領社會風尚。
(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1.識記:
(1)法律的含義及歷史發展;
(2)我國憲法的形成、發展及確立的制度;
(3)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運行;
(4)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主要內容;
(5)法治思維的含義、特征和基本內容;
(6)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含義與特征。
2.理解:
(1)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特征;
(2)我國憲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則;
(3)我國的實體法律部門和程序法律部門;
(4)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大意義;
(5)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格局;
(6)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7)尊重和維護法律權威的重要意義和基本要求;
(8)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關系。
3.應用:
(1)培養法治思維;
(2)依法行使法律權利和履行法律義務。
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一)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
1.識記:
(1)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基本過程;
(2)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
2.理解:
(1)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歷史條件;
(2)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
3.應用:
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1.識記
(1)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主要矛盾、近代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3)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
(4)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提出、內容和重大意義。
2.理解:
(1)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聯系和區別;
(2)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及其相互關系。
3.應用: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加強自身建設中積累的豐富經驗。
(三)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1.識記:
(1)我國“過渡時期”的概念及其社會性質;
(2)新民主主義社會存在的經濟成分;
(3)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及其內容;
(4)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內容和歷史經驗。
2.理解:
(1)我國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必然性;
(2)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的理論依據;
(3)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及其理論根據。
3.應用:
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四)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1.識記:
(1)《論十大關系》;
(2)《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3)“三個主體,三個補充”思想。
2.理解:
(1)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論成果;
(2)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
(3)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意義。
3.應用: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經驗教訓及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借鑒。
(五)鄧小平理論
1.識記:
(1)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條件和形成過程;
(2)鄧小平理論回答的基本問題及主要內容;
(3)鄧小平的“三步走”戰略。
2.理解:
(1)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新概括;
(2)黨的十三大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3)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4)“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及其意義。
3.應用:
(1)改革開放理論;
(2)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1.識記: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條件和形成過程;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基本問題、核心觀點和主要內容。
2.理解:
(1)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
(七)科學發展觀
1.識記:
(1)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條件和形成過程;
(2)科學發展觀回答的基本問題和科學內涵;
(3)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
2.理解:
(1)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3)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
(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歷史地位
1.識記: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內涵;
(2)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新變化;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和內涵。
2.理解:
(1)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其關系。
3.應用: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意義;
(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
(九)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
1.識記:
(1)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
(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提出過程;
(3)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及其目標要求。
2.理解:
(1)中國夢的科學內涵;
(2)中國共產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
奮力實現中國夢。
(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1.識記:
(1)新發展理念的提出、內涵及其關系;
(2)“三去一降一補”;
(3)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
(4)愛國統一戰線的內容及地位;
(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6)文化強國的表現;
(7)總體國家安全觀;
(8)生態文明的核心和理念。
2.理解:
(1)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3)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
(4)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5)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3.應用:
(1)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任務;
(2)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3)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4)建設美麗中國。
(十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1.識記:
(1)“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基本內容;
(2)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
(3)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4)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的形成發展;
(5)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2.理解:
(1)正確處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關系;
(2)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重點任務;
(3)全面從嚴治黨。
3.應用: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堅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3)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十二)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1.識記:
(1)習近平強軍思想;
(2)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主要措施。
2.理解:
(1)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
(2)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3)加快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十三)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1.識記:
(1)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3)中國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系的核心及措施;
(4)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時代背景。
2.理解:
(1)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
(2)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內涵。
(1)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2)共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十四)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
1.識記:
(1)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領導地位;
(2)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3)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4)全面增強黨的執政本領。
2.理解:
(1)“四個偉大”及其關系;
(2)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和制度的最大優勢。
三、黨的十九大以來歷次中央全會的重要決議精神
四、時事政治
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國內外重大時政事件。
Ⅱ.考試形式與題型
一、考試形式
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二、題型
考試題型從以下類型中選擇: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辨析題、材料分析題。